【辞职后社会保险怎么才能自己交】当一个人辞职后,原有的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(包括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)将停止缴纳。此时,个人如果希望继续缴纳社保,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自行参保。以下是对辞职后如何自己缴纳社会保险的总结与说明。
一、辞职后社保缴纳方式总结
| 项目 | 内容说明 |
| 1. 是否可以自己交社保? | 可以,但仅限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,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保险一般由单位缴纳,个人无法单独参保。 |
| 2. 自己交社保的方式 | 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。 |
| 3. 参保地点 | 通常需要在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社保局办理,部分城市支持异地参保。 |
| 4. 缴费基数 | 一般按照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%至300%之间选择,不同地区标准不同。 |
| 5. 缴费比例 | 养老保险:约20%;医疗保险:约8%-10%(部分地区为7%)。 |
| 6. 缴费时间 | 按月缴纳,需连续缴纳满一定年限才能享受养老金待遇。 |
| 7. 缴费年限要求 | 养老保险一般要求累计缴费满15年,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。 |
| 8. 社保转移 | 若工作变动,可将原参保地的社保关系转移到新工作地。 |
二、具体操作步骤
1. 准备材料
-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
- 户口本或居住证明
- 原单位离职证明(如有)
- 银行卡(用于扣款)
2. 前往当地社保局或通过线上平台申请
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办理渠道,如“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”、“地方政务APP”等。
3. 选择缴费档次
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缴费基数,建议尽量选择较高档次,以保障未来养老待遇。
4. 签订协议并开始缴费
确认缴费金额、周期后,签订协议并设置自动扣款或定期缴纳。
5. 保留缴费记录
定期查询社保账户,确保缴费记录完整,避免因断缴影响未来待遇。
三、注意事项
- 不能单独缴纳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保险:这三项通常只有在有工作单位时才由单位统一缴纳。
- 灵活就业人员不享受单位补贴:与在职职工相比,个人需承担全部保费。
- 医保缴费中断会影响报销:若医保断缴,短期内可能无法使用医保报销服务。
- 社保转移需及时办理:跨地区工作时,应及时办理社保转移手续,避免重复缴费或权益受损。
四、总结
辞职后虽然不能像在职时那样由单位统一缴纳所有社保,但通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,仍然可以自主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。这种方式虽然需要个人承担全部费用,但对于保障未来养老和医疗需求非常重要。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缴费档次,并保持持续缴费,以确保未来的社保权益不受影响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