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耳提面命意思】“耳提面命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古代,常用于形容长辈对晚辈的恳切教导或叮嘱。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,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与亲情的价值观。
一、
“耳提面命”原意是“从耳朵到脸部都亲自指点”,后来引申为长辈对晚辈的悉心教诲和耐心指导。它强调的是面对面、亲口传授的方式,带有强烈的关怀和责任感。在现代语境中,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老师、父母或长辈对后辈的认真教导,表达一种严肃而温暖的教育方式。
此成语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匪我言尔,维子之故。于乎!人之好我,示我周行。”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“耳提面命”,但后人根据其含义将其归纳为这一成语,用以表达对他人深切的关心与教导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耳提面命 |
拼音 | ěr tí miàn mìng |
出处 | 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(后人引申) |
原意 | 从耳朵到脸部都亲自指点,比喻亲自教导 |
引申义 | 长辈对晚辈的恳切教导、叮嘱 |
使用场合 |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,表示尊重和重视 |
情感色彩 | 正面、温暖、严肃 |
近义词 | 耳濡目染、谆谆教诲、苦口婆心 |
反义词 | 置若罔闻、漠不关心、敷衍了事 |
现代用法 | 表达对他人教导的感激或描述教导方式 |
文化内涵 | 体现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、长幼有序的传统 |
三、使用建议
“耳提面命”虽为古语,但在现代生活中仍可适当使用,尤其是在正式写作、演讲或表达对长辈、老师的敬意时。不过,由于其语气较为庄重,不适合用于日常口语交流,以免显得生硬或不合时宜。
总之,“耳提面命”不仅是语言上的一个成语,更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,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教育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