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出自何处】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是出自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《报任安书》。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撰写《史记》的宗旨和历史观,强调了他对天与人、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。
一、原文出处
这句话最早见于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信中——《报任安书》。这封信是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,向好友倾诉心志、表达自己坚持著书立说的决心的重要文献。
原文如下:
> 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研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,通晓古今历史的变化,最终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学说。
二、内容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报任安书》(司马迁) |
意思 | 研究天与人的关系,通晓古今历史的变化,形成独立的历史观点 |
背景 |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受宫刑后,仍坚持完成《史记》 |
历史意义 | 表达了司马迁对历史研究的宏大目标和学术追求 |
文化影响 | 成为后世史家研究历史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究天人之际”强调的是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,体现了古代哲学中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;“通古今之变”则说明司马迁希望以历史为镜,总结经验教训,为后人提供借鉴。
他通过《史记》实现了这一目标,不仅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,还融入了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,成为一部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经典之作。
四、结语
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不仅是司马迁个人学术理想的体现,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历史、关注现实、追求真理的精神。这句话至今仍被广泛引用,作为对历史研究者的一种激励和指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