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动态 > 甄选问答 >

唯才是举是谁提出来的

2025-10-02 10:10:04

问题描述:

唯才是举是谁提出来的,急!求解答,求不沉贴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2 10:10:04

唯才是举是谁提出来的】“唯才是举”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理念,强调在选拔官员时应以才能为主要标准,而非出身或门第。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多次被提出和实践,尤其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尤为突出。

一、

“唯才是举”最早由东汉末年的政治家、军事家曹操提出。他在《求贤令》中明确表示:“若必廉士而后可用,则齐桓之失管仲矣。”意思是说,如果只选择廉洁的人才,就可能失去像管仲这样的能人。这表明他主张不拘一格地选拔有才能的人。

此后,“唯才是举”成为历代统治者在用人政策中参考的重要原则,尤其是在战乱频繁、人才紧缺的年代,更显得尤为重要。虽然“唯才是举”并非完全摒弃道德标准,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,它是一种突破传统门阀制度、重视实际能力的先进理念。

二、表格:唯才是举相关人物及背景

人物 朝代 身份 提出“唯才是举”的依据 主要影响
曹操 东汉末年 政治家、军事家 《求贤令》中提出“唯才是举”,反对只重门第 打破门阀制度,推动人才流动,为魏晋时期人才选拔奠定基础
曹丕 三国时期 魏文帝 在九品中正制中虽重门第,但也强调才能 推动了官僚体系改革,促进人才选拔制度化
唐太宗 唐朝 皇帝 强调“任人唯贤”,重视科举取士 推动科举制度发展,提升社会流动性
宋代诸帝 宋朝 皇帝 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,强调“唯才是举” 形成较为公平的选官机制,促进文化繁荣

三、结语

“唯才是举”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用人理念,不仅在曹操时期得到了明确的提出,也在后世不断被继承和发展。它反映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,对人才价值的高度重视,也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和官僚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。今天,这一理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在选拔人才时应更加注重能力和贡献,而非单纯依赖出身或关系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