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韩愈的简介资料】韩愈(768年-824年),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政治家,祖籍昌黎(今属河北),世称“韩昌黎”。他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。韩愈在文学、思想、政治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,其文章风格雄奇奔放,内容深刻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韩愈生平简要总结:
韩愈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,早年丧父,由嫂子抚养长大。他自幼聪慧,勤奋好学,但科举之路并不顺利,多次落第。直到25岁才考中进士,之后又经历多次仕途起伏,最终官至刑部侍郎、兵部侍郎等职。他一生主张“文以明道”,强调文章应有实际意义,反对浮华的骈文,提倡质朴的散文。此外,他还积极参与佛教与儒学的争论,主张排斥佛教,维护儒家正统。
韩愈主要成就与贡献:
项目 | 内容 |
文学地位 | 唐宋八大家之一,古文运动核心人物 |
文学风格 | 文章气势磅礴,语言犀利,富有哲理 |
代表作品 | 《师说》《马说》《祭十二郎文》《原道》《论佛骨表》等 |
思想主张 | 倡导“文以明道”,主张复兴儒学,排斥佛教 |
政治作为 | 曾因直言进谏被贬,但始终关心国家社稷 |
教育理念 | 提出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”,重视教育 |
历史评价 | 被尊为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对后世影响深远 |
韩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,更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。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颂,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