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动态 > 甄选问答 >

奋拔意思和来源是什么

2025-09-08 14:01:18

问题描述:

奋拔意思和来源是什么,急!这个问题想破头了,求解答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8 14:01:18

奋拔意思和来源是什么】“奋拔”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,但其含义却具有一定的文化深度和历史背景。它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逆境中奋发图强、突破困境的状态。本文将从词义解析、来源考证以及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。

一、词义解析

“奋拔”由“奋”和“拔”两个字组成:

- 奋:意为振奋、奋起,表示积极向上、努力进取。

- 拔:本义是拔起、拔出,引申为超越、突破。

因此,“奋拔”整体上可以理解为“奋发向上、突破自我”,常用于形容人在困难中努力拼搏、不断进步的精神状态。

二、来源考证

“奋拔”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古代文献,常见于文言文中,多用于描述士人或英雄人物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。

1. 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

“奋拔不群,有大志。”

这里“奋拔”用来形容班超志向远大、不甘平庸。

2. 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……”

虽未直接使用“奋拔”,但诸葛亮的奋斗精神与“奋拔”内涵高度契合。

3. 唐代诗人杜甫

在其诗作中也常出现类似“奋拔”精神的表达,如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,体现了一种在困顿中不断追求自我提升的态度。

三、使用场景

使用场景 描述
文学作品 常用于描写人物性格或精神风貌,强调坚韧不拔的意志。
个人成长 用于鼓励他人或自己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。
政治宣传 在一些激励性口号中出现,象征国家或民族的奋发图强精神。
教育领域 用于学生励志教育,强调克服困难、不断进步的重要性。

四、现代应用与意义

在现代社会,“奋拔”虽不如“奋斗”“拼搏”等词汇常见,但在一些文学作品、演讲稿或励志文章中仍被使用,用以强调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力量。它不仅仅是一个词语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。

总结

“奋拔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语,源于古代文言文献,意指在困境中奋发图强、突破自我。虽然在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,但在文学、教育、政治等领域仍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。

项目 内容
词义 奋发向上、突破自我
来源 古代文献如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等
用法 文学、教育、政治宣传等场合
现代意义 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、追求进步

通过了解“奋拔”的含义与来源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,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汲取力量,不断提升自我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