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发扬光大意思准确的解释】“发扬光大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种精神、传统、文化或事业等被进一步发展和推广,使其更加壮大、广泛传播。它不仅表达了对已有事物的继承,还强调了对其的拓展与提升。
以下是对“发扬光大”一词的详细解释,结合其含义、用法、出处及常见搭配等内容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理解与查阅。
一、词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词义 | 指将某种思想、精神、文化、事业等加以发展和推广,使其更加壮大、广泛传播。 |
近义词 | 光大、弘扬、扩展、发展、传承 |
反义词 | 停滞、衰落、消亡、削弱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或褒义(多用于正面意义) |
使用场合 |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,适用于文化、教育、政治、科技等领域。 |
二、来源与出处
“发扬光大”一词源自古代文献,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明主之于民也,使各得其所,而道不废;贤臣之于国也,能扶危济困,而德不孤。是以圣人之道,可以发扬光大。”
后来在历代典籍中频繁出现,如《论语》《孟子》等,均强调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。
三、用法举例
句子 | 解释 |
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。 | 表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。 |
这项技术如果能够发扬光大,将造福更多人。 | 强调技术的推广与应用。 |
革命先烈的精神需要我们一代代发扬光大。 | 表达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。 |
四、常见搭配
搭配 | 说明 |
发扬光大精神 | 强调对某种价值观或信念的传承 |
发扬光大传统 | 指对历史文化的延续与推广 |
发扬光大事业 | 表示对某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|
发扬光大文化 | 强调文化的传播与提升 |
五、注意事项
1. 适用对象:通常用于积极正面的事物,如精神、文化、传统、事业等。
2. 避免滥用:不可用于贬义或负面事物,否则会显得不合语境。
3. 语气庄重:该词具有一定的正式性和严肃性,适合用于书面表达或正式场合。
总结
“发扬光大”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,既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,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。它不仅用于语言表达中,更是一种行动的号召,鼓励人们在继承中创新,在发展中前行。通过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词语,可以更好地传递正能量,推动社会进步与文化繁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