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拖字读音及解释】“拖”是一个常见的汉字,常用于日常生活中,表示一种动作或状态。在汉语中,“拖”字有多种含义和用法,下面将对其读音、词性以及常见解释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拖”字的拼音为 tuō,属于第一声。它是一个动词,也可以作名词使用。主要含义包括“牵引、拉拽”、“拖延、延迟”等。在不同语境下,“拖”字的含义会有所变化,因此理解其不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该字的用法。
此外,“拖”在口语中常用于描述做事不积极、效率低下的情况,如“拖沓”、“拖后腿”等。在书面语中,“拖”也常用于描述物体被拉拽的状态,如“拖车”、“拖鞋”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拼音 | 读音 | 词性 | 常见解释 | 例句 |
拖 | tuō | 动词 | 牵引、拉拽 | 他用力拖着箱子往前走。 |
拖 | tuō | 动词 | 延迟、拖延 | 事情被他拖了好久才解决。 |
拖 | tuō | 名词 | 被拉拽的物体 | 这辆拖车是专门用来运输货物的。 |
拖 | tuō | 形容词 | 不利、不利索 | 他的工作态度很拖,效率不高。 |
三、拓展说明
“拖”字虽然简单,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。例如:
- “拖地”可以指“拖着脚走路”,也可指“地面被拖洗过”;
- “拖堂”多用于教学场景,表示课程时间延长;
- “拖累”则表示因某事而受到牵连或负担。
总之,“拖”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广泛,理解其不同含义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灵活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