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排水法怎样收集氧气】在化学实验中,氧气的收集方法有多种,其中排水法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方式。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气体,氧气正是其中一种。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,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取纯净的气体,同时操作相对简单。
以下是对“排水法怎样收集氧气”的详细总结与步骤说明:
一、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基本原理
排水法是利用气体的不溶性或微溶性,将气体通入装满水的集气瓶中,随着气体的进入,水被逐渐排出,最终气体充满集气瓶。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,因此适合用此方法进行收集。
二、实验步骤(简要总结)
步骤 | 操作内容 | 注意事项 |
1 | 准备好实验装置:包括试管、导管、水槽、集气瓶等 | 确保所有器材干净无破损 |
2 |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(或其他制氧试剂) | 控制药品用量,避免过多或过少 |
3 | 加热试管,使反应发生,产生氧气 | 保持加热均匀,防止爆裂 |
4 | 将导管插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,开始收集氧气 | 导管口应伸入集气瓶底部,确保充分排水 |
5 | 当集气瓶中水完全排出后,停止加热,并迅速盖上玻璃片 | 防止氧气逸散,保证收集效果 |
三、关键点说明
- 氧气的性质:氧气微溶于水,因此在排水法中可以较完整地收集。
- 操作顺序:先点燃酒精灯,再将导管放入集气瓶中;收集完毕后,先移出导管,再熄灭火焰,以防止水倒吸。
- 判断收集完成:当集气瓶口出现连续气泡时,可判断氧气已基本收集完毕。
四、适用情况
排水法适用于以下气体的收集:
- 氧气(O₂)
- 氢气(H₂)
- 二氧化碳(CO₂)——但需注意其易溶于水,不适合长时间排水法收集
五、优缺点分析
优点 | 缺点 |
操作简便,设备要求低 | 收集时间较长,效率较低 |
可获得较纯的气体 | 若操作不当,容易造成水倒吸 |
适合实验室初步实验 | 不适用于大量气体的收集 |
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,可以有效地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。在实际操作中,应结合实验条件和安全规范,确保实验顺利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