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露从今夜白全诗是什么】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是唐代诗人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中的名句。这句诗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与总结。
一、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
作者: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被后人尊为“诗圣”。
创作背景: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,杜甫因战乱与弟弟失散,身处异乡,思乡念弟之情深切,故有此作。
二、全诗原文
> 《月夜忆舍弟》
> 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
> 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> 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> 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三、诗句解析
诗句 | 解析 |
戍鼓断人行 | 战事频繁,连鼓声都中断了行人,表现战乱带来的凄凉景象。 |
边秋一雁声 | 秋天的边塞,只有一只孤雁的叫声,渲染出孤独与寂寥。 |
露从今夜白 | 从今晚开始,露水变得洁白,象征着天气转凉,也暗示时间的流逝。 |
月是故乡明 | 虽然月亮在别处也一样明亮,但故乡的月亮却格外清晰,表达对家乡的思念。 |
有弟皆分散 | 弟弟们都流离失所,无法团聚,突显战乱带来的家庭破碎。 |
无家问死生 | 没有家可以询问亲人是否还活着,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与无助。 |
寄书长不达 | 写信寄出去常常无法送达,说明通信受阻,情感无法传达。 |
况乃未休兵 | 更何况战事尚未停止,更加剧了诗人的忧愁。 |
四、诗歌主题与情感
- 主题:思乡怀人、战乱苦难、亲情牵挂。
- 情感:深沉、哀婉、真挚,体现了杜甫对家国命运的关切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。
五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诗题 | 《月夜忆舍弟》 |
作者 | 杜甫 |
创作背景 | 安史之乱期间,与弟弟失散,思乡念弟 |
名句 | 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 |
主题 | 思乡怀人、战乱苦难 |
情感 | 悲凉、忧思、深情 |
诗歌结构 | 五言律诗 |
诗歌风格 | 现实主义、语言凝练、情感真挚 |
六、结语
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不仅是一句描写自然景象的诗句,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。它穿越千年,依然能引起人们对于家乡、亲人、和平的无限向往与怀念。杜甫以他细腻的笔触,为我们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