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朗月行(唐及李白)】《古朗月行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,全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形态变化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。这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对宇宙、人生的深刻感悟。
一、
《古朗月行》以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”开篇,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孩童时期对月亮的天真理解。随着年龄增长,诗人逐渐认识到月亮并非如童年所想那般美好,而是“仙人垂两足,桂树作团团”,暗示月亮背后隐藏着神秘与传说。诗中还提到“疑是地上霜”,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感受。最后,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成为千古名句,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。
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,寄托了诗人对人生、自然、宇宙的思考,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孤独感。
二、内容对比表格
内容点 | 描述 |
作者 | 李白(唐代) |
诗题 | 《古朗月行》 |
体裁 | 五言古诗 |
创作背景 | 可能为李白晚年作品,反映其对人生、自然的感悟 |
主题思想 | 对月亮的观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,表达思乡之情 |
艺术特色 | 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|
经典诗句 | 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 |
表现手法 | 拟人、比喻、象征等修辞手法运用较多 |
情感基调 | 温柔中带有一丝孤寂,含蓄而深沉 |
三、结语
《古朗月行》虽短,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理,是李白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。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,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。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