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山中唐王勃朗读】《山中》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五言绝句,全诗如下:
> 山中
> 长江悲已滞,万里念将归。
> 况属高风晚,山山黄叶飞。
这首诗写于王勃在蜀地(今四川)游历时,因思乡之情而作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、思念故乡的深切情感。诗中“长江悲已滞”一句,既写出了江水的停滞不前,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忧愁;“万里念将归”则直抒胸臆,表达出对归乡的渴望。“况属高风晚,山山黄叶飞”两句,描绘了秋日山中的萧瑟景象,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孤独、凄凉的心境。
一、诗歌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王勃(唐代) |
诗题 | 山中 |
体裁 | 五言绝句 |
创作背景 | 王勃在蜀地游历时,因思乡而作 |
主旨 | 表达诗人客居他乡、思念故乡的深切情感 |
情感基调 | 悲凉、孤寂、思乡 |
艺术特色 | 语言凝练,意象鲜明,情景交融 |
二、诗句解析
诗句 | 解析 |
长江悲已滞 | 长江仿佛也因悲伤而停滞,象征诗人内心沉重的情绪 |
万里念将归 | 远离家乡万里,心中充满归乡的渴望 |
况属高风晚 | 更何况此时已是秋风萧瑟的傍晚 |
山山黄叶飞 | 山间落叶纷飞,渲染出萧瑟的秋景与孤独的心境 |
三、艺术手法分析
1. 借景抒情:通过描写山中秋景,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。
2. 以景衬情:黄叶纷飞的景象强化了诗人的孤寂与思乡之情。
3. 对比手法:“万里念将归”与“山山黄叶飞”形成空间与情感上的对比,增强感染力。
四、阅读体会
《山中》虽短,但意境深远,语言朴素却富有力量。它不仅展现了王勃对故乡的深情,也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“山水寄情”风格。读此诗,仿佛能感受到一个游子在秋风中望向远方、心绪难平的场景。
五、结语
《山中》是王勃早期作品中较为成熟的一篇,虽然篇幅短小,但情感真挚,意境开阔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它不仅是王勃个人情感的流露,也是唐代山水诗中不可忽视的一篇佳作。